攀枝花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简介
规划目的:为妥善控制、处理城市灾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特编制《攀枝花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2007-2025)》。本规划与城市发展相适应,指导落实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相关要求,着重针对攀枝花市城区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科学选址与系统构建,并完善相应配套支撑系统,提供配置导引。
规划原则:
一、首重安全,慎重选址。
二、依托总规,协调一致。
三、平灾结合,一场多用。
四、因地制宜,合理易行。
规划范围: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5)纲要》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重点针对中心城区范围。
规划期限:近期 2007—2010年
中期 2011—2015年
远期 2016—2025年
规划目标:
(一)近期目标:至2010年,在市区两级建立较完备的防灾应急工作体系,结合防灾分区组织各级相关部门落实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按国家的《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建设一处示范性“安全社区”,加强应急避难的组织演练。
(二)中期目标:至2015年,在全市城区街道办和社区居委会深入落实防灾应急工作,结合防灾单元加强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及配套设施的管理与使用,分批次安排“安全社区”建设,全面开展应急避难的组织演练。
(三)远期目标:至2025年,加强区域性防灾应急协调工作,强化城市总体救援疏散能力,以城乡稳定和谐为前提,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安全城市”的建设标准实现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
规划内容:
《攀枝花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2007-2025)》共包括九章内容,即总则、目标与要求、城市防灾避难空间结构规划、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规划、城市防灾避难通道规划、城市应急避难支撑系统规划、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配建导引、规划实施与管理、附则。
该规划通过对攀枝花市的区域环境、城市建设影响及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资源的科学分析,结合各街道办的辖区划分以及中心城区的形态格局,提出了合理的城市防灾避难空间结构规划和避难场所划分标准及布点标准。根据避难场所的服务半径要求,确定了12个防灾分区,41个固定性避难场所(其中近期建设18个、中期建设9个、远期建设14个)、218个临时避难场所、8个防灾据点。同时,该规划结合各避难场所的规划选址,明确了防灾避难通道规划、支撑系统规划(指挥协调系统、医疗卫生系统、救援人员中转系统、救援物资储运系统、消防治安系统)及避难场所配建导引,提出了切实可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